活躍及健康校園政策
(一) 體育科總目標
- 透過體育活動,發展體育技能,獲取相關的活動知識,以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。
和積極的態度,從而建立恆常運動的習慣。
- 透過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,促進身體健康,提升體適能和身體協調的能力。
- 培養正確的道德行為,學會在群體生活中互相合作,發展判斷力和欣賞優美動作的能力。
(二) 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
- 提供安全的學習及教學環境。
- 體育課堂中學生有足夠的活動量,以及在課堂保持足夠的主動學習時間(Active Learning Time)。
- 提供多樣化的體能活動,以便照顧不同的學生需要。
- 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可獲取樂趣和愉快的學習經歷。
- 提供不同活動,當中包括多樣化的學習經歷,讓學生將所學的技能和知識應用在體育之中。
-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,教師應緊貼體育和運動的最新發展。
- 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,鼓勵學生參與體育聯課活動。
(三) 課程架構

第一學習階段(小一至小三)及第二學習階段(小四至小六) | |
學習階段 | 學習目標 |
第一學習階段(小一至小三) | 1. 在完成第一學習階段,學生能透過基礎活動及體育遊戲,發展基礎動作技能; 2. 對參與體育活動抱正面態度; 3. 說出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; 4. 及在體育活動中表達情意和顯露創作思維。 |
第二學習階段(小四至小六) | 1. 在完成第二學習階段,學生能透過初階活動及簡易遊戲,在不少於四類活動範疇中至少八項不同的體育活動,發展基本技能; 2. 恆常參與最少一項體育聯課活動; 3. 闡釋體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; 4. 有效地與別人溝通和合作及遵守規則,展示公平競賽精神。 |
(四) 活躍及健康校園政策
背景資料:本基督精神,發展全人教育,藉宣講福音,培育學生活出豐盛生命。
具體實施安排:
一、活躍及健康校園時間表 (MVPA60)
二、「活力校園」早會、小息
學校逢星期二、四安排全校性早操活動,並透過校園網頁影片,讓學生觀看學習,培養學生做運動的興趣和習慣。小息時段,學校操場上提供不同的體育用品給學生玩樂,增加參與運動及體能活動的的機會。


三、「大型比賽活動」
學校每年設有運動會,分別讓P.1至P.6同學參與其中,透過比賽,挑戰更快、更高、更強,共同體會奧林匹克體育精神。
另外,學校亦定期舉行體育科活動日、親子競技懷舊遊戲日等,提供大量機會讓學生參與不同的競技活動,快樂地享受運動的樂趣。
四、「多元化體育活動」
為發展學生運動智能,本校設有「學科延伸課」及「選修課」,為P.1至P.3同學安排指定課程,又讓P.4至P.6同學依個人興趣和能力,選修不同的項目。
此外,為協助學生培養個人興趣,充實課餘生活,邀請校外機構舉辦多元化的課後興趣班,包括乒乓球班、羽毛球班、中國舞、現代舞、藝術體操班等,鼓勵學生多參與各項活動從而擴濶學習經歷。
五、參與外界的體育比賽
學校亦會參加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所舉辦的校際陸運會、水運會及各項球類活動,又參與普及藝術體操節,讓學生經過艱苦的訓練後,有展示成果的機會,體會到合作及體育精神的重要。
七、「運動獎勵計劃」
每學年均會參加由康民署推廣的「SportACT獎勵計劃」,鼓勵學生多做運動。


課程特色
- 本校訂立一套多元化的評估標準去評定學生表現,提供多元化的課堂活動,鼓勵學生發揮潛能,學生除透過基礎活動及體育遊戲學習技能外,課程亦安排不同的活動範疇,學校每年亦會舉辦運動會及遊戲日,讓每位同學都可參加比賽,以提供寬廣而均衡的學習經歷。
- 各學習階段的體育技能學習目標:
第一學習階段(一至三年級):主要透過基礎活動學習技能及六大活動範疇;
第二學習階段(四至六年級):以初階活動及簡易遊戲為主,學習基本體育技能,不少於四類範疇中學習至少八項不同的體育活動。 - 體育課堂以體育活動為中心,鼓勵同學積極投入參與課堂活動,除學習體育技能外,同時加入體能課,提升學生體適能。
-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,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及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,並養成參加休閒活動的習慣。
- 於高年級課堂推行「小隊長制」教學模式,以能力較高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學習,從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表現。

課堂內,學生透過體操運動訓練身體操控,亦能學習審美能力。

透過各種課堂活動學習各類運動技能外,學生亦能從團隊活動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。

課堂外,老師同學齊做運動,促進師生關係,亦能培育學生協作能力。



透過比賽的過程,學生對有關運動有更深入的認識(球例及比賽規則等),亦體會到體育精神的重要性。
